醫療常識★重要!美國研究發現八個預防糖尿病的方法,吃堅果喝咖啡,助您預防糖尿病!(歡迎分享)

重要!美國研究發現八個預防糖尿病的方法,吃堅果喝咖啡,助您預防糖尿病!(歡迎分享)

糖尿病人的痛苦絕非壹般人能體會,但妳知道嗎,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都是可以避免的,其秘訣就在日常生活習慣中。近日,美國《赫芬頓郵報》總結了能讓妳少得糖尿病的8個方法。

喝咖啡。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壹項研究表明:與沒有改變咖啡飲用習慣的人相比,在4年內,咖啡飲用量有所增加的人,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11%。但過猶不及,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誌紅提醒,對大多數人來說,每天咖啡因的攝入總量最好別超過250毫克,相當於2~3杯咖啡。

吃堅果。研究表明,經常食用樹生堅果如杏仁、核桃等,糖尿病風險會降低,哪怕是吃花生、葵花子也能起到壹定的作用,因為堅果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、膳食纖維和鎂,有利調節血糖。不過,堅果油脂含量高,吃太多會導致熱量堆積,每天吃壹小把即可。糖友吃時,還應將堅果算入總熱量中。比如吃75克的帶殼葵花子,應少吃2兩飯。

飯後散步。壹項發表在《行為營養與體力活動》國際期刊上的研究表明,如果在餐後半個小時散步15分鐘,能讓餐後血糖在3小時內有所降低。另壹項研究還發現,在餐前進行短暫但較為劇烈的運動,比壹天內進行長時間的運動,控糖效果更佳。

不酗酒。很多糖尿病其實是“喝”出來的。我國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科趙家軍教授等人的研究發現,飲酒會引起脂肪組織的胰島素抵抗,導致糖代謝異常。長期飲酒人群的胰島素敏感性顯著降低,糖耐量受損發病率顯著增高,這充分證明:飲酒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。壹次暴飲的危害,比少量多次飲酒的危害更大。

練點肌肉。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,與有氧鍛煉相比,力量訓練或抗阻力訓練能更好地保持血糖穩定。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南丹麥大學的壹項研究也發現,中老年女性每周進行3.5小時的相關訓練,如舉啞鈴、瑜伽、拉伸運動等,能使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0%~40%。而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,同時至少進行1小時的肌肉力量鍛煉者,效果最好。

告別含糖飲料。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專家進行的壹項文獻回顧研究發現,每天喝1~2杯含糖飲料,會讓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26%。所以,請放棄喝碳酸飲料和含糖飲料,改喝白開水、綠茶等。

少吃紅肉。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發現:紅肉吃太多,尤其是精加工肉制品,會增加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。這是因為紅肉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、膽固醇和動物蛋白,而精加工肉制品中,還含有防腐劑、添加劑等化學物質,也可能會增加人們患上2型糖尿病的幾率。研究者建議,應少吃肉類尤其是紅肉、精加工肉制品,不妨以魚肉、家禽、全谷物、堅果、低脂乳制品等代替,能降低糖尿病風險。

多吃柑橘類水果。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素,脂肪含量低,而糖尿病患者體內壹般缺少維生素C。有動物實驗發現,柑橘的提取物能延緩葡萄糖的吸收,抑制葡萄糖在小腸和肝臟內的移動。壹項發表在《預防醫學》上的研究發現,橙子、橙汁還能幫助糖尿病患者進行病情管理,柚子、檸檬和其他柑橘類水果也有類似效果,建議每天吃1份柑橘類水果,如壹個中等大小的橙子。

覺得自己血糖不穩定或是過高的人,可以提前開始預防,有目的地吃些以上食物,避免糖尿病的侵襲。

 

歡迎分享~~~~~~~~~~~~~~~

 

其他閱讀:

重要!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發現:

番茄和芥藍同吃可精準預防癌症!(歡迎分享)

點我看更多>>>>

http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153480

相關推薦

很多女性曾在短時間內快速減掉10多公斤,但體重維持不久又回歸,甚至可能比之前更重,這樣反覆地大幅減重和增重的惡性循環,就叫作「溜溜球減肥」。現在有研究發現,這樣的狀況相當有害心臟健康,結果發布在舉辦於休士頓的美國心臟協會會議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。 調查人員對48...

閱讀詳情 »

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告自4月1日起,3種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標準,像給了罹癌病人「一線生機」。實際採用過免疫治療方法的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邱國樑醫師表示,免疫療法除了價格昂貴也並非人人適用,必須審慎與醫師討論。 73歲的周女士因長期咳嗽而就醫,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罹患肺癌第3期。家屬考慮親人...

閱讀詳情 »

急性動脈阻塞或破裂意即俗稱的「中風」,造成血流無法供應組織的疾病,泛指腦血管的病變,但其實四肢動脈亦可能有同樣的致病機轉。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,常見是因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形成血栓,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心臟內形成的血塊。 腿部或骨盆部動脈血管阻塞後跛行的早期症狀,就是行走一段距離後腳便會「痠、麻...

閱讀詳情 »

謝爸爸生前住院時,求生意志堅定,向醫師表達願意接受積極治療,也選擇了氣切,但最後卻在極端痛苦下,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,這令家人相當不捨與難過。為此,他的另一半與女兒決定不要走這一遭,簽署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。 謝媽媽被確診輕度失智症,謝家女兒在得知今年1月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上路後,趕緊帶著媽媽至「預立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